关注我们的

关注无解音乐网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关注。

All Posts Under 专辑乐评

简评《天天过年饺子馆》:诶,就是玩!

很难用“横空出世”这样轰轰烈烈的词汇去形容高清五马这支上海双人组新专辑《天天过年饺子馆》的发布。它诞生在上海郊区一间宛如仙宫的地下室内,脱胎于pq、shf面对着一台小电脑玩世不恭的录制,与刮过城市,引无数青年竞相模仿的风潮相比,它更近似于撞在海马路边的防波堤上的,一朵不自量力的小浪花。 “无法定义风格“这一形容已显得毫无新意,《公园遛遛》和《Loveisbug》中分别有着Nujabes和蛋堡的气质,《穷就是等》又Shoegaze范十足,高清五马在郊县版Badbadnotgood、小老虎铁粉与大学生摇滚乐队的角色间来回切换。但音乐风格的杂糅也难掩高清五马的风格特性,姑且可称之为脱口秀嘻哈/短视频摇滚。 这样戏谑的评述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全专的主旨在于一个“玩”字,朋友jam的杂音,主创下意识的自言自语(比如《loveisbug》那句”**太牛*了,写到最后一句终于把punchline给写出来了!“)这类采样贯穿全专19首歌中。本专的诉求也很简单,他们只是想要一点点“注意力”。在专辑开篇曲中,乐队采样了一句“这里可以不让人搭桌吗”,哪怕是这样略带愤慨和敌意的注意力,也属于两位主创的恶趣味范畴。厌倦了乐队播放program,乐迷们录制点金曲片段发朋友圈就算是“xx的现场yyds”这一现状,shf想做出点新的,在现场演出时交互性更强,更吸引注意力的音乐(此专在现场演出时会有很多趣味改编)。 《友喝歌》从阳光积极的吟唱转到可可爱爱的碎碎念说唱十分有趣,持续全曲的钢琴及鼓点loop也推翻了摇滚与说唱间的藩篱。 《JD》以宠物的视角进行叙述,用轻松诙谐的口吻探讨了宠物权益,是“脱口秀嘻哈”这一定义的直观体现。 在声音采样的娱乐性外,歌曲的灵感也多来自主创消费的各类文化产品以及个人情感经历,因此他们并未传达任何知识分子式的说教,仅有着对乐队生涯如数家珍的回忆以及对文艺先驱的由衷致敬。《鹿鼎记》、《人生一串》、王尔德、尼尔·盖曼、Black Country, New Road、脏手指、小老虎、贝贝、和平和浪、雪村、高中同学的朋友圈、经纪人等等作品及言论都被揉作佐料洒在歌曲里,这种借他人之口讲自己的话的创作方式算是被玩得明明白白。这张专辑原名为《扒排抄》,三个提手旁的动词特别生动形象,此概念建议继续沿用。 接近四年的特殊时期对文艺行业的影响颇大,高清五马身上这种乐观的、敢于创新的,真正享受玩音乐本身的态度是值得参考的,它能让人免受为市场精心打磨的作品滞销带来的打击,令人更沉浸在创作中。任凭窗外风雪交加,昏天黑地,至少在想象中那间天天过年饺子馆里,他们能一直这样喧闹、撒欢下去,或许,引起你一点小小的注意。

专辑乐评

Rainy Miller:土狗进城,翻身做主人

略显凶相的实验电子/说唱音乐人Rainy Miller来自英格兰西北部小城普雷斯顿(毗邻曼彻斯特)。这里人口稀少,既无声名远播的旅游景点,也缺少五花八门的音乐“场景”。Rainy Miller的童年回忆是地方小足球队中的厮混,单身母亲的絮叨以及连绵不绝的阴雨。音乐?不过是捡拾一些大城市潮流的尾韵并视若珍宝。在英国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里,这样在文化与审美上稍显滞后的卫星城青年可能占据了人口的绝大部分。 在他的青少年时期,grime风潮席卷了曼彻斯特。少年们开始尝试写歌词,并配上网上偷扒下来的beat。在普雷斯顿的大街小巷或每一个人的朋友圈里,你都能看到有人埋头鼓捣着稀奇古怪的采样设备。Rainy Miller的家里没有任何乐器,母亲喜欢听曼彻斯特一众乐队的作品,而继父则是披头士的铁杆粉丝,在当时的他看来这些都是老年人听的过时货。在这样的观念和环境影响下,Rainy Miller抛弃了系统性学习理论的想法,而是让自己的听觉全权作主,呆在卧室里研究电子设备,并形成了一套只对自己负责的声音艺术准则。创作的灵感则全部来自于自己阴晴不定的情绪以及在家乡的成长记忆。 正因如此,也像他的艺名所暗示的那样,Rainy Miller的作品听上去灌满了兰开夏郡的雨水,有着泥泞的、湿漉漉的电子氛围,是主观情绪鲜明和不讨好任何人的,尽管他频繁运用着auto tune和碎拍这类Soundcloud rapper元素,但他呈现的画像并非睥睨众生,不可一世的狠人,也不是为了恋爱神魂颠倒的情种,而是一个脾气古怪,满腹牢骚的小镇青年。 2019年,Rainy Miller的首专《Limbs》发布。这张反映了小城市工人阶级生活的专辑被I-D称为“兰开夏郡对Frank Ocean的回应”,今年11月2日,已base在曼彻斯特(“土狗”进城)的他发布了最新专辑《Desquamation (Fire, Burn. Nobody)》。Desquamation一词意为“脱皮”“剥离”,或许可以理解为脱下粉饰与铠甲,返璞归真。在讲述了他的创作观念后,你会理解他的用意。 他如此介绍这张新专辑:“这张专辑囊括了一段我对自己创作的、听到的音乐及文化产品感到麻木与呆滞的时期。当时我对写歌这件事失去了兴趣,苦于寻找灵感,当时的世界也众所周知,处于一个停摆期。 一开始它的创作完全是以模式化的、常态化方式进行的,我以做到最棒和获得成功的欲望来激励自己。至于我是否坦诚,它是否独一无二,亦或它只是我消费的文化的附生品,我并没有把握。因此我必须学着褪去作为音乐人的主观向往,拥抱创作者这一存在的客观性。这个企划令我我尝试了许多音色,我在用这些声响传达情绪的过程中找到了快感,我认为它们恰如其分地用合适的语气传达了我想说的话。 创作的第二阶段尤为关键。我认为褪去的表皮,始终会长回来。我的创造力全然在于挣扎和痛苦。音乐与艺术对我来讲是疏解内心郁结与创伤的渠道。在《Limbs》发布后,我意识到黑暗与痛苦是填补创造力的必需品,如果没有宣泄的需求,那么创作音乐将变成一件苦差。我需要疏通自己,来确定自己还拥有自我疗愈的能力,同时创造出承载着我私人生活的艺术片段。” 时长6分钟的《Misery is as Misery Does》是专辑中编曲及配器较为复杂的一首歌。听来难免让人想起近来小有名气的实验电子双人组Jockstrap,而这首歌的弦乐部分确实由Georgia Ellery(同时也是实验摇滚新秀Black Country, New Road的成员)演奏。 《July III》谈论着如何从支离破碎的状态中弥合心灵,重拾力量的命题。刺挠的鼓组铺在人声之下,后半段则巧妙地转移到了绵长、悠扬的电子琴音。…

专辑乐评

“盘旋在东方上空的自然哲学”—评Chui Wan新专辑《热带从未有过的风景》

似连非连、若断若续,犹如把一幅斑斓的水彩画朝各个方向拉伸变形,去触及任何能透传颜色的地方,《热带从未有过的风景》标志着Chui Wan在迷幻根源的探索道路上走得更加成熟。

专辑乐评

“歌唱的意义” —— 无解简评鸟撞乐队新专辑《头上的洞》

虽然离首张专辑的发表时隔了近五年的时间,但鸟撞依然非常难得地在新专辑《头上的洞》里,既做到了成功延续之前的独特表达方式和音乐架构,又可以在其中融入全新的世界观和体验。

专辑乐评

“黑色游龙,无影无形” —— 无解评Alex Wang新EP《Black Dragon》

在个人首张EP《Black Dragon》中,Alex Wang用出色的技术处理和缜密的音乐思维制造了一个流动的幽闭空间,也给予那些细心的乐迷以俄罗斯套娃一般充满成就感的听觉经验。

专辑乐评

“后网络时代的孤独困境” — 无解评Howie Lee 新EP《无家》

如果说《木屮山出》是Howie Lee调教民族低音的技术宝典,那么《无家》则利用声音技术描绘了一幅后网络时代信息牢笼下,孤独生命困惑与挣扎的超幻场景。这张新EP毫无疑问是Howie Lee至今为止最为私人化的音乐表达。

专辑乐评

只要找到了魂,就没有人模仿得了你 — 小老虎 & Soulspeak新作《现在口红》

无解非常有幸地提前听到了小老虎和Soulspeak备受期待的新作《现在口红》。并在其中感受到了他们传递出来的,更多的可能性,更默契的配合,以及更为立体的个性。

专辑乐评

“原子弹俱乐部之声” —— 无解评Jason Hou新EP《原》

《原》EP可以被视为国内俱乐部音乐的一个新标杆,它告诉你,并没有必要去跟随最新最酷的潮流,用耳朵从声音的本质出发,用音乐人的思维去丰富曲目,用探索的心态去不断尝试全新的声音,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激动人心的作品。

专辑乐评

“声音的画梦师” —— 无解评Kai Luen新专辑《The Hollow Ghost》

在《The Hollow Ghost》里,Kai Luen就好像是一位用声音为笔的画师,把自己的梦融进了专辑里,或许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想法,完全舍弃之前的那个Soulspeak,才能完全进入他的黑梦之中。

专辑乐评

一次性的实验——评P.K.14现场录音专辑《金蝉脱壳:为展览而作的音乐》

P.K.14始终是国内乐队中难以忽视的一支,虽在作品深度上领先大部分乐队无数个身位,但与实验风格始终相隔甚远,杨海崧的个人计划亦未向曲高和寡靠拢。当一年多前P.K.14配合当代艺术作品在尤伦斯进行一场演出,可能让所有到场的观众都意外得措手不及,抛开一以贯之的爽快,抛开拼上老命的嘶吼,呈现以更内敛的长篇大作。一年后的今天,北京独立音乐场景的主力厂牌兵马司以黑胶唱片为载体将其送到更多乐迷耳边,重复那个蝉鸣和丝网交织的夜晚。 演出主体除了P.K.14四位成员,也拉上客居北京的美国乐团Alpine Decline以及小红与小小红的1/2朱文博,你可以称这个组合为P.K.14“大乐队”之类,赋予这件特殊作品更繁复、厚重的肌理。它所带来的改变并未跳脱到另一个世界,你不会陌生于、恐惧于它所透露出的异样气息,熟悉的吉他很快呈现,尽管在如浓雾笼罩的合成器中压抑,那种酣畅还是时刻蜂拥而出。紧密的鼓点则如紧张的脚步,牵引杨海崧的唱词出现,“那是我听过的最美丽的谎言”,一直重复,情绪扶摇直上,仍是P.K.14式的激烈,而穿插其间的萨克斯则带来另一重的变化多端。在“禅”里,器乐更加无序,杨海崧则由急渐缓念起诗,用叙事探路对这一命题的思考,音墙层层叠加推进,把人封入一个空旷空间,一切声响都渐渐虚无缥缈,涣散开来。萨克斯牵引着再次回归到旋律性,又和第一回合有些不同,在优美和吵闹里激荡,时而聪明地作短暂停歇,再带回到已重叠到如机械制品的唱词,大梦初醒一般。重启至“壳”,则以平缓吉他弹拨带入,循环往复,仿佛模拟金蝉脱壳时的挣扎痛苦,几次有意无意的尖厉,同唱词一搭一合,等待突破束缚。后半段的吉他仍然反复,但却如即将迈入新世界般轻松自在。“脱”杂糅入各式各样的桥段,重组为一则悠长流转的前行漫歌,中途加入的摇铃让行进脚步更为沉重,而随后的器乐齐鸣,迎来专辑中最酣畅淋漓的时刻,万马奔腾般冲向终点,亦像不顾一切突破天际,并在一刹那全部停歇。 面对陌生又熟悉的P.K.14,你可以视其为一次性的实验。兵马司旗下另一位音乐人小河曾做过类似尝试,但走向却是截然不同。P.K.14所呈现的抑扬顿挫的段落启承,如同另一面的固有印象中的P.K.14,和北京实验音乐群体(特别是“燥眠夜”)有种种联系的他们,终于也正式地、完整地编织出自己的作品,并划出更宏大的格局。在P.K.14过去的专辑中,可以发现他们虽然在风格上一直变化着,但从来不会彻底抛弃前作,而这张亦不例外。我想,P.K.14的乐迷们不会在“金蝉脱壳”中无聊茫然,但是可能还是会更期待现场活蹦乱跳的杨海崧。 文 /  wllemt

专辑乐评

“采样器的宇宙”—— 无解简评Damacha & Petechen新作《Grindstuff》

短小精悍,却又信息量巨大的《Grindstuff》或许是Groove Bunny Records所有出品中最具挑战性,但也最有趣的一张。只要有一点耐心和想像力,相信你能在其中感受到这个由采样器搭建出来的这个小宇宙里那份别样的精彩。

专辑乐评

舞曲音乐的自由玩耍 —— 无解简评《DO Hits Vol.2》

在《Vol.2》里,Do Hits团队通过更加多元化的选曲以及更丰满的理念呈献,进一步巩固了他们想要传递的音乐哲学。毫无疑问,它代表着国内电子音乐更加成熟也更加刺激的未来发展方向。

专辑乐评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