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的

关注无解音乐网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关注。

覆巢之下 完卵几何/ EMI浮沉专题(3)

Abbey Road Studio会保持原样,”在正式接管EMI音乐部后,Universal Music Group现任首席执行官Lucien Grainge安抚着所有关心EMI命运的人:“它将一如既往的作为大英文化的一个象征存在。”

Abbey Road Studio

EMI注定不是一个商业“厂牌”这么简单,人们在提到它的兴衰之时似乎总是免不了要提到“英国”、“文化”这样宏大而抽象的概念。Graninge的发言就很说明问题:“身为一个英国人, EMI是伴随我长大过程中最重要的音乐公司。UMG (Universal Music Group)将致力于一方面保护EMI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多样化, 另一方面也专注于培养艺人和工作人员,使他们成为公司未来的栋梁之才。”但改朝换代这样的大事,岂是一字一句了得的?从此EMI总部要都要从老家伦敦迁往巴黎,要说什么都不会变,又有谁能相信?

在这篇评论中,小编从EMI这个品牌、旗下艺人,及独立音乐三个方面浅探EMI易主的影响。

EMI品牌:

想探索EMI被接管后的命运如何,首先要了解的是EMI的问题出在何处。在专题的上一篇文章里小编回顾了时代背景对整个唱片行业的重塑对大公司的影响,但显而易见的是EMI内部一定有特殊的问题,才会使得它在变革中败下阵来。

EMI主要分为音乐和出版发行两部分:前者负责寻找、发现新艺术家,对其进行培养、录音制作专辑等;后者主要负责通过各种方式发行音乐收取版税。2007年,EMI第一次被 Terra Firma收购时的一份报告指出:EMI财政上问题最大的是New Music部门,即负责寻找签约新艺人的部门。

这个结果可能让大部分人都大吃一惊:EMI旗下不是大牌如云吗?!的确如此,但被巨星光芒所掩盖的,是新签的新人普遍发展不力成绩平平的事实。对负责寻找签约艺人(A&R,即俗称星探)成绩的评价标准之一是取得hits的数目。在2004到2007年之间,在销售量排名前200位的唱片中,EMI所占有的份额在美国和英国国内分别下降了40%和32%!事实上,EMI唱片超过一半的利润都是由少数几个艺术家获得的,而旗下其他的音乐人当中,88%让公司赔本。当数额如此之高的时候,就不是个别签约艺术家不对大众胃口的原因了,而暴露出厂牌公司要么是在签约选择上有重大缺陷,要么是在音乐制作和推广上有严重的策略问题。

Sigur Ros在内的几位大牌养活着其他的小艺人们。

的确,EMI的内部管理之混乱在业内早就臭名昭著:在签约艺人的时候决策混乱、 对已签约的艺人无法进行有效的宣传、对已经创作出来的音乐无法有效利用使其产生经济价值。早在2003年,Radiohead就解除了和EMI的合约,2010年,Paul McCarteney解除了和EMI之间多年的联系,Pink Floyd 也曾因版税纠纷起诉EMI,诸如此类的大小纠纷不断。公司董事会甚至出现连续多位董事辞职走人的事件。

Sir Paul McCartney, 史上商业最成功艺人,没有之一。他的离开对EMI打击很大。

具体执行方面也问题重重。下属供应商重叠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公司员工超支惊人:一年内尽出租车费用就超过70万英镑,和人数超过EMI 8-10倍的公司接近。

相比之下,Universal的管理无疑要更胜一筹:公司本身基础好,运作模式也更加严谨。在各地,各音乐领域都有投资,也是最早开始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下载出售音乐的公司之一。虽然在2007年之后Universal的净利润也随着市场趋势开始不断下降,但相比EMI和Sony所承受的巨大损失相比,Universal无疑是更富弹性更健康的

很多EMI艺人公开表示支持Universal对EMI的接管,Coldplay的经纪人Dave Holmes说:“这(被Universal接管)无论对艺人还是对公司执行人员来说都只会是件好事。”

但实际上,对于商业化厂牌来说,EMI被收购并不唯一也其实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自己旗下的Virgin是在1989年收购的,现在隶属于Universal旗下的Columbia其实也是在1934年由EMI卖出去的。对于大部分员工来说这种改朝换代不过是一种商业行为,可能没有什么根本性影响。英国的另一个传奇厂牌Rough Trade也曾经在80年代末由于经营不利被收购,但在创始人Geoff Travis的努力后又于2000年买了回来。所以EMI的出售并不意味着EMI的彻底瓦解,更何况很有可能甚至连EMI的名字都不会消失。从商业角度来讲,EMI的收购及重组只不过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小小一步。

 

厂牌下艺术家:
如果你已经有些名气的话,Universal的接管可是个好消息。不仅摆脱了EMI之前的混乱管理、Terra Firma不靠谱的执行官,还会获得很多额外的资源和机会。Universal毕竟是几个唱片巨头里财力最雄厚的,无论是从录音技术、经验还是推广宣传方面来说都首屈一指。Universal一定会尽力利用EMI旗下的巨星,挖掘他们身上被浪费的商业机会。另外,艺术家们也会获得更多和其他艺人结识甚至合作的机会,这无疑都是不可多得的。

Chris Martin(EMI)卖萌说自己为Beyonce(Universal)写的歌被拒绝,现在成了一个阵营盟友,事情会不会有转机呢?

但另一方面,对羽翼未丰的新艺人来说,这可能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既然分析过EMI最大的问题出在A&R上,免不了会对新签的艺人进行重新考虑筛选。易主的另一个可能是创作理念的变化:也许某些艺人会发现,Universal的制作模式和风格并不适合自己。退一步说,就算公司移交并没有影响艺人的合同,但就机构移交造成的人员事务动荡就可能会对年轻艺人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错过最佳推广时机或者干脆被遗忘。对于尚在成名与无闻之间挣扎的艺人来说,时间和特定的机遇显得格外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也真的只有听天由命看各人运气如何了。

Many dreams were made... and broken.

 

独立音乐或Alternative发行:

新艺人的加入大厂牌可能会越来越困难。当然这并不是EMI一家如此,伴随着唱片行业的变化,早在几年之前开始A&R人员的数额就大大减少,公司在签新艺人的时候也更加的谨慎。目前许多艺人都是已经在地下音乐圈或网络上小有名气后才和大厂牌签约的Mumford & Sons就是这样一个例子,2007年成军的他们从西伦敦盛行一时的民谣圈中异军突起,先后为很多大牌暖场、在各地辛勤的巡演,培养出自己坚实的歌迷群体,然后才在2009年和Island Records(Universal)签约。来自威尔士Cardiff的Los Campesinos!则是网络风靡的成功案例之一:他们的demo帮助他们获得了不小的知名度,辅以富有感染里的现场演出和广播曝光,他们也是在取得一定名气以后才签入Witchita Recordings(独立)的。

2007年成名前的Mumford & Sons在一家书店里的演出。

一方面来说,本来就保守的大厂牌越来越不愿意冒险,这对于前卫、小众这些不大具有商业吸引力的音乐来说明显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另一方面,这些通过自身努力发展起来的乐队也对“厂牌”这个概念本身的重要性提出了质疑。对于新人或有志于挑战主流流行的艺人来说,独立厂牌可能比大厂牌更有吸引力。但实际上,独立厂牌并不具有什么根本性的优势:如果运营模式和大厂本身相似的话,仅仅挂着“独立”的名号并不能保护他们不受冲击。

更加激进的新想法是:是否厂牌这个概念本身已经过时了呢?越来越多的乐队似乎证明着——通过草根的途径获得知名度不是不可能的。当你可以 a)在自己卧室或浴室里完成录音; b) 在自己电脑上进行制作;c) 在自己的互联网社区里进行推广;b) 在自己身边的场馆里为自己找到演出时,你已经完成了很多传统厂牌能够替你做的事情了。

“但这样赚不到钱吧?”你还是会担心。未必。Nine Inch Nails成功的绝对独立运行是在数字传媒界广为引用的例子:

Trent Reznor, genius on all fronts.

在2007年和自己的厂牌产生矛盾之后,Trent Reznor开始通过自己的厂牌The Null Corporation发行。绝大多数的宣传更是在网络上完成的,Trent 会亲自和歌迷进行对话交流,保证铁杆歌迷的高度忠诚。NIN的营销模式也让人刮目相看: 2008年的专辑《The Slip》完全提供免费下载,在不到两周内的时间下载量就到超过了140万次。两个月后限量版实体碟套装(除了专辑本身还包括Live DVD,介绍册子,贴纸等)才上市,依旧可以大卖,Billboard达到第13位。更重要的是,免费音乐在网上野火般的传播为NIN的巡回演出做足了准备,场场爆满的演出获得的收益远远比每况愈下的实体唱片来得可靠的多

现在业界内流行的观点之一(Music 2.0)认为:艺人的盈利模式不应当依赖于音乐产生的版税,而应该以自己的音乐为宣传方法,鼓励互联网上的传播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从而靠现场演出和相关产品(纪念版DVD、特质画册、T-shirt等等)获得收益

哥买的不光是音乐,是艺术品和忠诚。

 

但我又扯远了不是。总之,能有有经验的厂牌助你一臂之力当然是件好事,但意识到自己能做多少事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厂牌的江山易主、潮流的变换都是浮云,有自己标志的好音乐和忠诚的歌迷群体才是最要紧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EMI最初就是在三十年代大萧条的时候由Gramphone Company和Columbia Graphonphone Company这两个竞争对手组合而成的,它的终结也正是在我们这个资本主义受到新一轮冲击的年代。所有的混乱和变化都是机会,在没有前例可以参考前途不明时,唯一的选择就是:BE TOUGH and GET CREATIVE。优胜劣汰的残酷年代到了,亲你准备好了吗?

(黑色)娱乐一刻:

The Universal — Blur

文/对天保证以后再也不提EMI这三个字的Screamy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作者: ScreamyandRay

2 Comments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