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的

关注无解音乐网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关注。

All Posts Under Split Works

无解专题:看完Swans演出后,他们个个都给出了天启般的评价

在网上盛传的一篇“关于全世界最响的10个乐队(Top 10 Loudest Bands)”的评论分析中——请原谅我没有翻译成“最噪的10个乐队”,我一想到现场会有人喊“噪起来~”就满地找洞,无法自已——你会不出所料地发现My Bloody Valentine、Sonic Youth、Motorhead、The Who等经典大牌的名字。而如果要说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这两年还在积极满世界巡演的,可能只有本文的主角Swans了。 通过不断的发片和巡演,Swans的“响”已经是众所周知了的。传闻说他们的演出上晕倒一两个观众并不是太罕见的事,传闻还说当你戴着一副降噪耳塞的时候,音乐响起,你心里想的只有“为什么我没有戴一个双层的”。(据说这次主办方会在现场贴心发放一次性耳塞) 然而Swans并非一支纯粹的噪音乐队,他们并非通过音量本身去触摸某种极端的状态,而是通过大音量下的复杂编曲,来构建一个Michael Gira心中的美学世界,并从生理和心理上,将你带入其中。 在2月初Swans即将开始的中国巡演之前(巡演信息点击这里),我一直好奇,那些专辑歌曲和现场视频背后,究竟台下观众的真实反应是怎么样的?他们又是怎样描述那个特别声场所构建的全新世界? 于是,以下是我们收集和精选的一些全世界音乐博客和网站对于Swans过去三年里演出的现场回顾的片段。请原谅由于能力有限,我只能简单拙劣地翻译了一下。回看原文(以下特意给出了所有的链接),你会发现,Swans演出后几乎所有作者都像获得了天启一样,丧失听力的同时,却能写下犹如诗歌般的美妙文字。   先是镲片打击的声音响起,然后是尖锐扭曲的贝斯,因为太响以至于你能感觉到自己的眼皮都在震动,最后是巨大的充满厄运的吉他声像是波浪一样向你打过来。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整整10分钟,身在其中你几乎找不到任何形容词来描述这五个甚至有些令人恐惧的乐手所制造出来的音乐。 —— Leeds Music Scene Swans和我上次看的时候又有了不同。纯粹有形的海啸般的声音已经不复存在。当然他们依然还是很响,依然充满压迫感,依然令人精神混乱,但少了一些宏大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的声音就好象一头被束缚挣扎的庞大动物,不断的跺脚声,不断地发出厚重的喘息声,不断用丰满粗壮的羽翼拍打空气迸裂出“呼呼”声。但是最重要的是,就新专辑《To Be Kind》来说的话,这无疑应该是一头猛兽。 —— Sounds XP 从那地狱般的音量来判断,Gira一定是告诉台上的乐手声音可以再大一点。有些讽刺的是乐队的名字却是来自一只不怎么发声的鸟。Swans的现场并不是一次享受之旅,你需要忍受一整晚那种犹如洗刷全身般令人肾上激素加速分泌的沉重噪音。演出中呈现出的最残忍极端的一面,是在快结束的时候,乐器的齐射中穿插着一个单独的和弦,并非无休止地重复,而是一次比一次更深入大地的内核,带着摧枯拉朽的势头和力量,音量甚至无情地攀升到了一个可能损害健康和安全的量值。今晚的Swans让人领教了极端金属党幻想创造出的那种恶灵狂欢的场面。 —— Yorkshire Evening Post 只有20英尺,而打击乐手Thor Harris(他的姓其实只是为了证明他在舞台上演奏什么乐器)开始锤一个巨大的中国锣,伴随的还有轻敲的管钟声。大概过了3分钟以后,声场把整个能够容纳1000人的场地都包进去了,周边任何其他形式的声音都丧失了一切形式和意义。而后整个乐队加入,包括已经60岁的乐队核心Michael…

无解专题

Wild Beasts中国巡演前你要知道的三个关键词:DOMINO RECORDS、水星奖、新专辑

今年是Wild Beasts这个乐队名字存在的第十个年头。在这个周末乐队的首次中国巡演前,我们为你列了三个关键词,希望看完后能让你对乐队和即将到来的北京和上海专场,多一些期待。

无解专题

加拿大电子朋克狼族We Are Wolves 2014中国巡演

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独立舞曲朋克摇滚乐队We Are Wolves即将在9月开始他们的中国四城巡演。在他们的音乐里,既有后朋式的前卫、充满活力的电音摇滚,以及迷幻电子舞曲风。至于为什么没有上海站,我们先卖个关子。

活动推荐

“那种把自己丢出去的感觉…….”—— 无解电场”嘉宾sleepless专访

dj sleepless对音乐有着庞杂的胃口,可他真正想要寻找的却是不同种类音乐中的Groove核心,并想在DJ时候通过对不同种类音乐的编排,让更多人体会到音乐里这种超越身体和灵魂的强大能量。

国内采访

2013《觉》音乐+艺术:英国传奇后朋乐队Gang of Four和AV大久保联合专场

Split Works很荣幸地宣布:英国后朋乐的鼻祖级乐队Gang of Four首次来华参加《觉》音乐+艺术节,和其同台演出的乐队是我们的老朋友AV大久保。他们即将发行第二张全长专辑,而制作人恰好就是Gang of Four的吉他手Andy Gill本人。

活动推荐

采访:加拿大乐队Parlovr

Parlovr是三个蒙特利尔人组成的独立流行乐队。他们狂躁混乱的音乐,欢乐怪异的歌曲和诱人的现场演出,已成功捕获了音乐专家及潮流大众的心。《Spin》杂志和《纽约时代》称他们的现场是蒙特利尔2009年五支必看的乐队之一。他们曾和Franz Ferdinand 和Arctic Monkeys一起巡演。音乐里有着六十年代流行、八十年代后朋和九十年代车库,但又令你不可思议的耳目一新。 以下是余雷对成员Alex做得采访: 你们乐队刚开始是在家里搞的,当时的鼓手并不是现在的Jeremy,那么,他的加入会对你们的音乐产生一定的改变吗? 那是当然。我和Louis通常是用鼓机写歌,然后带歌去排练。Jeremy则衷情于破坏简洁直接的基调和节奏,他更喜欢无规律的和混乱的感觉。所以,我们在鼓机上写出来的东西就变的非常不同了(因为鼓机的节奏是强劲的4/4拍!)Jeremy给这些拍子加以修饰和改变,甚至是扭转了拍子。我觉得,歌曲整体还是被旋律以及和弦掌控着。我们之前的鼓手Chris Dancel在设计直率的朋克流行节拍上非常棒,他很有技巧。我觉得他有一种把我们变得更快、更有能量、更年轻的能力。现在,也许我们更加的“成熟”和有叙事感了? Parlovr是你们旧公寓的名字,你可以告诉我们在蒙特利尔,有名字好玩的其他地方吗?关于你们的乐队,你是否还有其他也中意的名字呢? 哈哈,好玩的名字?我一直觉得Foufounes是一个很好玩的名字。它是一个传奇酒吧/俱乐部/场馆的名字。涅磐第一次来这边的时候就是在Foufounes演出(youtube视频)。Cagibi也是个奇怪的名字。它是米莱恩德地区一个相当流行和热门的时尚咖啡馆。乐队的名字?没想法!

国际采访

记Ólafur Arnalds中国巡演

[singlepic id=739 w= h= mode=watermark float=] 作为3月《觉》音乐+艺术的一部分,Split Works和美国艺人管理和组织者Sonicbids和Planetary Group安排了一次特别的海选活动,被选出的幸运乐队将在中国开展多个城市的Sonicbids巡演,并由主办方包办所有费用。报名没有限制的——来自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任何音乐人和乐队都可以申请。 最终一共收到了773份艺人和乐队的申请。然后我们根据申请中提到的乐队简介、歌曲试听、现场视频和媒体报道,从中挑选出了数十个乐队进行第二轮的删选。其中包括因为IPOD电视广告而一曲成名的瑞典女生Miss Li,带点梦幻和钉鞋气息的美国单人乐队Silver Screen,加拿大小有名气的独立乐队Malajube和曾经来过中国演出的冰岛精灵古怪女歌手Kira Kira,最后包括本文的主角,冰岛新古典艺人Ólafur Arnalds。

演出回顾

[艺人采访] 4AD厂牌的St Vincent

[singlepic id=695 w= h= mode=watermark float=] St. Vincent不是一个男人,甚至可以说不是一个人,它只是一位名叫Annie Clark的女音乐人为其一个人的乐队取的一个名字罢了。Annie Clark对于主流乐团来说算不上什么名角,但在北美独立音乐圈却早已有点小声望,作为著名独立厂牌贝格-4AD旗下的艺人,曾经多次以乐手的身份出现在The Polyphonic Spree、Arcade Fire、Sufjan Stevens、Glenn Branca和John Vanderslice这些独立尖兵的巡演中。在音乐表现方面,她尤如一个冒险家,忽而是华丽的弦乐、忽而是恢弘的管乐,忽而又是扭曲的吉它或干净的箱琴,很容易就挑起歌迷的听觉欲望。Annie Clark的声线其实在北美女歌手群体中算是比较纤细的一类,但是表现在音乐里,却又恍如Tori Amos般的略带沙哑的憔悴,这一切只怪她的作品有着太多Blues、Jazz,以及Folk和Soul之类的元素,要知道这些经过数十年岁月沉淀的曲风,是绝对能把一个妙龄少女变成一位沧桑妇人的,何况Annie Clark“都已经”28了。正所谓百变不离其宗,Annie Clark的音乐其实也无非就是加上一点点Blues和Jazz的低调民谣,再辅以一些独立音乐的架构和摇滚乐的节奏,所以它既能给人超爽、超酷的感觉,又不经意可以吹翻你枕边的相册,还可以让你联系到诸如夜空、秋千、夏日午后或午夜街头这类的个人情调。 她的中国演出作为Split Works的《觉》音乐 + 艺术的一部分即将于下星期开始,我们无解网真是好不容易做了个采访:

国际采访

[现场回顾] 舞台上戏剧化的Andrew Bird

[singlepic id=687 w= h= mode=watermark float=] 感谢苗儿提供的精彩文章(豆瓣页面)以及Armin Stelljes拍摄的照片 1月29日晚,芷江梦工厂人声鼎沸。门票全部卖空。灯光很暗,布偶猴子坐在amp上一如既往地翘嘴傻乐着。在欢呼声中,Andrew Bird顶着一头乱发登场了。他穿细格子衬衫,米黄小西装。细格子衬衫透露了他文艺闷骚的一面,然而衬衫领口却露出里边衣服的蓝边。这是怎样的搭配法?(笔者母亲大人评论:中国民工才这么穿呢。) 和他近来个人演出的安排一样,整个set以器乐开始。很快地,流畅婉转的小提琴旋律充满了空间。他喜欢声音的层次和质地。他善于用小提琴和口哨架构声音的堡垒。 他用手指拨弦,或用琴弓拉弦。拨弦的提琴声清亮而透彻,拉弦的提琴声华丽或悠扬。

演出回顾

Do Make Say Think要来中国了!

真是太不要脸了,据Split Works开功公司的可靠消息称,Do Make Say Think竟然要来中国演出了!每次我用这样子的反语来发消息的时候,就说明我已经兴奋到不行! 他们很多很多的成就,我们在这里无法一语道尽。可是,他们的一支歌被作为原声选入石油工业戏剧《Syriana》后,我们再次找到了后摇的新鲜感,因为以往很多很多的后摇音乐都只是被选入电视连续剧或者电影,而石油、又是戏剧,可以和后摇挂上钩,还真是神奇! 从成立至今,DMST已经有14个年头。如果你看过他们现场演出的视频,就不要再做任何的怀疑,他们能彻头彻尾地把你给吸进去! 无解网独家首度在中国公布Do Make Say Think亚洲巡演信息: 2月21日,台北 2月23日,香港,Grappas 2月25日,首尔,Rolling Hall, Hongdae 2月26日,上海,Mao Livehouse 2月27日,北京,愚公移山 票务信息稍后公布!

[艺人采访] 爱吃樟茶鸭的Andrew Bird

[singlepic id=637 w= h= mode=watermark float=] 吉他、小提琴、钟琴、曼陀铃,就他一个人便可以玩转过来,年纪不小的他时不时地还会来个口哨!天真的名字背后却有着深刻的音乐造诣──Andrew Bird! 从1996年至今,他已经成功发行了数张个人专辑,其中,《Thrills》和《Oh!The Grandeur!》两张专辑奠定了Andrew Bird自己的风格,也就是他告诉大家,绝不随波逐流!同时,他小提琴的技巧也毫无疑问受到所有人的肯定!之后的Weather Systerms和Armchair Apocrypha更是很多Bird歌迷的最爱。Bird绝非一位专辑多产的艺人,基本上是每两年发行一张专辑,自2007年发行的Armchair Apocrypha后,终于在今年年初发行了Noble Beast,吹着一如既往的口哨,开唱着OH NO,专辑就顺其自然地流入了每位歌迷的耳帘!

国际采访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