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的

关注无解音乐网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关注。

是谁杀死了EMI?——尝尝这颗Sex Pistols的子弹/EMI浮沉专题(2)

1976年,EMI签下伦敦的地痞流氓团Sex Pistols。在短短的两年合约之内搞得天下大乱:这支乐队在电视台上爆粗口,在专辑封面上亵渎女王,引起民愤被取消巡演,终于在美国巡演的时候闹出人命来。最最在主家厂牌上口上撒盐的是,他们还写下了一首供昭告天下的歌:EMI。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朋克早就已经不像当年那样饱受争议,Sex Pistols的方方面面——从音乐到谈吐到着装——已成为后世青年或学习或超越的榜样。而更加抽象的朋克精神本身:独立,不随波逐流,反抗,原创等,影响则波及整个西方文化(至于东方,咳,大家心里清楚就好)。朋克运动的兴起对唱片业大厂牌独霸天下的运营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冲击,当然并不是单纯针对EMI啦,但反过来说,EMI最终落没的苗头却可以追溯到朋克,或者说,indie音乐文化的起源。


对于早期艺术家来说,签下厂牌对于生存和持续创作几乎是必须的。但随着录音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何必让大厂牌牵着鼻子走?70年代人们心中普遍的失望与愤怒之情(冷战,1973年从美国开始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英国国内工党领导的政府整治经济危机不利,北部矿工长期罢工,随即上台的撒切尔政府一系列对工人阶级不利的政策等等)对这一态度更加推波助澜。更何况,商业化大厂牌几乎成了“扼杀创造力”的代名词:为了确保最大销量,大厂牌必然会选择最保守的路线,任何可能冒犯大众的内容都会被严厉审查。


在这种对已有体制一触即发的不满情绪里诞生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有朋克,还有朋克身后的一系列独立音乐厂牌。不得不提的,当然是同时期在伦敦由小唱片店发展为厂牌的Beggar Banquet和Rough Trade。Rough Trade成为朋克运动中功不可没的一份子,曾帮助Buzzcocks, Stiff Little Fingers等乐队走向成功;Beggar Banquet推出的第一支朋克乐队是The Lurkers, 后来推出商业上大为成功的Tuberway ArmyGary Numan, 为合成电子乐的发展打下基础。Beggar Banquet的创始人Martin Mills后来创立了现在最成功也最富盛名的独立厂牌Beggar Records贝格,旗下包含4AD (1979,后吸纳原Beggar Banquet旗下的艺人), Matador Records (1989成立于纽约),Rough Trade (于1978成立),和XL (1989)。

Rough Trade 老店

朋克风潮在时间上并没有延续很久,但独立厂牌的发展却从未终止。80年代的曼彻斯特Madchester代表着独立唱片的完胜:Madchester潮流中绝大多数乐队签的都是独立厂牌, Joy Division, New Order, A Certain Ratio, Happy Mondays都隶属于曼城传奇厂牌Factory Records。同时期,美国的独立厂牌也在进行着探索和演变。1978年Black Flag乐队的主唱兼吉他Greg Ginn决心成立自己的厂牌,发行自己乐队被大厂牌拒绝的唱片。他的SST Records从专职发行硬核朋克逐渐扩展到alternative rock, 在最盛时期旗下曾拥有, Meat Puppets, Sonic Youth, Dinosaur Jr.。80年代最值得一提的无疑是西雅图的Sub Pop。这支于1986年成立的厂牌凭借Nirvana, Soundgarden, Mudhoney只手掀起Grunge风潮。

带有编号的Factory唱片

商业上来说,80年代对于EMI来说也还算不错的年代,厂牌旗下拥有Iron Maiden, Kate Bush和Duran Duran, 加之公司对CD生产工艺的首先利用,曾在英国和欧洲一度超过规模更加庞大的Sony和Universal。但独立厂牌的灵活性和对本地音乐环境、新生先锋音乐潮流的灵敏把握都预示着,假以时日,它们完全可以对这些媒体巨头们构成威胁。
90年代的Britpop风潮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大本营在伦敦的EMI是推动Britpop中功不可没的一份子:Blur,Supergrass都是EMI的Parlophone艺人。但几乎所有其他的重要艺人都来自于独立厂牌:Suede — Nude Records(后于Sony签约合作);Pulp – Rough Trade; The Auteurs – Hut Records; The La’s – Go!Records (Portishead, Paul Weller,后被Universal收购);当然,最最重要和Blur闹出无数出对台戏的Oasis隶属于由苏格兰怪人Alan McGee建立的Creation Records (其他艺人包括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Primal Scream, Felt, My Bloody Valentine, Teenage Fanclub, Super Furry Animals,【咽口水)。

Creation创始人Alan McGee的报道

Oasis疯狂的商业成功证明了大厂牌的商业成功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对于大多数艺人来说,独立厂牌的人情味和创作自由本身便已经很具有吸引力了,一定程度的商业成功更让它们显得比商业大厂牌有魅力。独立厂牌的势头在21世纪之后持续迅猛发展。2000年,当时的五大主要厂牌(Universal, Sony, EMI, Warner,BMG)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7.4%,在2005年进一步降至71.7%。独立厂牌们的销量虽小,但却成为前卫和高质量的代名词,在很多时候也成为下一个潮流的引导者。

当然,EMI落到今天这一步的具体原因错综复杂,天时地利人和哪一部分也少不了。独立音乐及独立厂牌冲击的也不仅仅是EMI,更不见得所有独立厂牌都运营得力能够获得商业成功。但毫无疑问的是,几大媒体集团独霸江山的局面是一去不复返了。在更激励的市场竞争中,EMI内部的体制及策略问题就显得尤其明显,最终被淘汰出局也是怨不得其他人的事。当然,对于隔岸观火的我们来说,独立厂牌出现在厂牌竞争中都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只有当艺术家获得更多选择更大创作空间,各种风格都能得到支持和保护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百花齐放的音乐环境。大厂牌固然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经典之作,但我们已然进入了一个崇尚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年代。Sex Pistols的歌词并没有说错:

“Unlimited edition

With an unlimited supply.

That was the only reason

We all had to say goodbye.”

 

Modern Life is Rubbish..... for some people at least.

 

文/Screamy        图片来源/ 网络

关于作者: Screamyand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