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的

关注无解音乐网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关注。

王莫之的私人淘碟史—— 无解专访上海唱片藏家王莫之

曾经的上海乃至国内,都并不缺少像王莫之这样的淘碟者,他们每周末都会出现在各个据点周围,等待着碟贩打开装满新唱片的箱子,随后在挑选着唱片的七嘴八舌之中掏出钱包买单。回到家之后,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再打开电脑在网络上相约下一次的聚会。不过随着时代的改变,收听方式的变化,生活环境的转移,很少有人能一直把这个习惯保持下去。王莫之也是这样。不过他却难得地通过了小说的形式把这段独特的青春记忆留在了自己的首部作品《有闲阶级的上海迷幻》之中,因为对他来说,淘碟这个活动并非仅仅只有为了收藏唱片和听音乐而已,它还代表着一代青年人接触这个世界的方式,以及一个城市对文化传播态度的转变。

在这本《有闲阶级的上海迷幻》即将以正式出版物的形式面世之前,无解也很有幸地来到了王莫之的书房和唱片室之中,和他聊起了这本书前前后后的灵感来源,80后一代淘碟习惯的变迁,当然还有他经过十多年经验所积累下来的淘碟经。

————————————————————————

 

喜欢收藏唱片、写乐评或写博客的人不在少数,但你属于特别的一类,自己写了本小说,而音乐是其中一个贯穿了整本书的元素。是怎么会萌发这个想法的?

那我先说说为什么我不再写乐评吧。我觉得现在大陆很多人写乐评,多数是这里抄抄那里抄抄,或者就是单纯的翻译,没什么个性或独特的点。外国有专门学习汉文化的人,他们会从我们意想不到的角度来写我们的文化。为什么我们不能向他们一样,从不同的角度来写他们的文化?对我来说,要写就要写特别的东西。

产生写小说这个想法,其实与当初的《口袋音乐》杂志有关。以前我为它写了一篇文章,现在看来也许还有点意义,是关于上海美影厂的配乐的,从合成器的角度出发。当时的杂志主编Dachy也觉得内容不错,但就是说我文笔不怎么样。于是,我就开始研究文学。而且我也一直想对上海的“淘碟”文化进行梳理。我觉得人要做自己最擅长,且别人不做的事。而且当时我脑子里已经有了很多疑问,比如我觉得上海的打口文化应该是从94年开始的,黑胶在中国本来也存在,但没什么人玩。不过这本书也不是单纯的关于唱片的,它包含了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我觉得这是我最熟悉、最拿手的东西,所以就写了这本书。

 

这本《有闲阶级的上海迷幻》结构非常特别,这算是一般的短篇小说集,还是散文合集?

不。这本书其实是一个概念。我在书里虚构了一支乐队。

打个比方,你可以把这本书看成一盒磁带或一张唱片,里面收了有7首歌。我不擅长做音乐,可我又很喜欢音乐,所以就用小说的形式,做了一张专辑。专辑由7首歌组成,每一部分都表达了我的看法。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文学上的尝试,我通过7首歌呈现,你可以像听唱片那样,跳跃着进行阅读。这肯定不是一本纯粹的关于淘碟的小说,如果别人以这个为噱头来宣传这本书,那估计会令读者失望,里面大概只有2万字与打口文化有关。

IMG_7721

这本书的设计也很特别,很有点经典迷幻唱片《The Psychedelic Sounds of the 13th Floor Elevators》的感觉,这也是你自己的想法吗?

对。其实最早我想把这本书做成黑胶单曲形式,以A面、B面呈现,总共49张黑胶、98面。碍于成本,没能实现。现在做出来的是磁带版,也是A面B面,只有100本,每一本都有我的手写编号,淘宝上也许还有零散的几本,但今后正式发行时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版本了。至于13th Floor Elevators的话,的确是这样我想致敬一下。找了一个现在在英国开工作室的上海设计师协助设计。

 

现在有很多小说都会用到音乐元素,不过一般的作家在小说中提到音乐时会写这首歌如何,然后用唱片来引申故事。而你写的则比较细致,比如含大折页,150元,180克黑胶。等等具体的描写,这种对唱片本质的迷恋,在你的小说里代表了什么?

个人认为,如果在文学作品里过多引用舞台、电影、音乐,其实是一种装逼。比如村上春树,他的有些描述是刻意的,只是为了表现品味。强调角色的品味,最后其实是强调作者的品味。虽然这么说起来黑胶也是挺装的。我会加入这些内容是因为这是无法删去的部分,删除后故事都是不完整的。我的小说里的音乐部分一定是与小说内容相关的。

在现在这个资讯时代,很多人会推荐些冷门乐队。说穿了,音乐还是要听经典的,所谓的冷门一定有它不受瞩目的原因。我现在不听Indie了,这种音乐就是大量的复制,非常傻。现在很多乐队都有较多模仿痕迹,它们缺少原创性、独特性和本土性。所以,我特别喜欢新裤子和顶马,尤其是顶马,他们的风格明显,有独特的部分,如果除去这独特的部分,他们的音乐是不存在的。他们的根就是本土戏剧加讽刺性的内容。

IMG_7709

IMG_7717

《有闲阶级的上海迷幻》的有一卷把上海打口一代的文化都梳理了一遍,看得出你在其中倾注了很多感情,是什么让你不能忘记这段淘碟的历史?是因为音乐,还是因为它代表着青春年代的流逝?

其实到了淘碟的后期,我就明白了我究竟为什么要淘——我其实是为了和朋友沟通、交流。对我来说,这其实是个伤感的回忆。这本书我写得很慢。前阵子我遇到掘火网刊的胡凌云,告诉他,我最近才知道你做过这个事情,而且是那么多年前做的,而我最近才开始做。我问他写《北京故事》时花了多久,他说大概只花了一周不到的时间。而我写这一卷花了3个月。我想起以前周末淘碟的日子,早饭,中饭吃了什么,期间的路线……突然就“满眼都是泪”了。我想到的并不是买到了什么好货,而是我在哪里会遇到谁。以前有个上海打口碟地图,沿着它走,其实绕地挺远。我会和朋友,一起淘碟、吃饭、噶三胡,整个过程都呆在一起。那时候资讯、渠道都很少,你会觉得和朋友在一起时,真心很高兴。那时还是学生,人生没那么复杂,所以对你来说“碟片是天大的事,碟片太重要了”。
我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宗教,一到周末我就去做礼拜了。所以如果一个教堂被拆除,你觉得,对一个信徒来说,会是什么感觉?

 

>>>更多采访内容请点击下一页

关于作者: Gonzo

6 Comments

  1. 听音乐的人 还得理智消费 这有点矛盾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