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的

关注无解音乐网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关注。

All Posts Under Snapline

无解本周演出活动推荐(08.07 – 08.13)

在经历了上周末在上海的惊艳演出后,Elysia Crampton会在周四晚上把她独特的现场演出带到北京。而另一方面在包括了Samuel Kerridge,Ulf Eriksson和Knopha在内的精彩俱乐部DJ演出之外,DYGL和Mitsume的联合巡演,以及Snapline的回归,也都令独立乐迷翘首以盼。

国内新闻

P.K.14和Snapline部分成员合体,北京新晋电子双人组L.O.B.I.专访

P.K.14吉他手许波和Snapline主唱陈曦近期组建了一个双人电子组合L.O.B.I.,并且在9月底首次现场亮相。在本周Neon Indian北京专场之前,无解特别和担任开场嘉宾的两位进行了一个采访,聊聊他们的组建过程、演出中使用的设备,及自己的个人计划等。

国内采访

Music Alliance Pact 音乐联盟 5月(无解推荐:Snapline)

本月我们推荐的是Snapline。上个月,乐队终于发行了这张等待了将近5年的新专辑《Phenomena》,比起之前因为不满意后期制作而没能在内地发行的《Future Eyes》,新版本听上去更加内敛和具有概念性,让听者多了一份在宇宙探索的感觉。

Music Alliance Pact
单曲推荐

演出回顾:雷朋Never Hide live摇滚之夜 @ 上海 MAO

雷朋让中国乐迷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2年前邀请到Young Knives、新裤子和The Kills,在北京愚公移山进行了一场演出。昨晚,他们第一次在上海MAO主办了Never Hide live摇滚之夜,演出乐队除了上海本土的Forget and Forgive和蘑菇团外,还特别从北京邀请了Birdstriking和Snapline。

演出回顾

我的野心就是死了之后好多人能听到我们的音乐 – Snapline 采访

上一次Snapline来上海还是2009年1月的《觉》音乐+艺术节兵马司专场,也让上海的歌迷们万穿秋水了整整两年。上个月中,《觉》音乐+艺术节再次将Snapline请到了上海(演出回顾见这里)。无解音乐网也在他们试音之后在后台对他们进行了又一次的采访。

国内采访

意犹未尽的兵马司上海专场 – 记3月19日Snapline+AV大久保@芷江梦工场

今年的兵马司上海专场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在三月过掉大半后由《觉》带来,让人蠢蠢欲动的还有这次的阵容,阔别上海两年的Snapline再次出山,奉上他们纠结已久的新专辑曲目。一起躁动芷江梦工厂的还有AV大久保、Duck Fight Goose以及Pairs。

演出回顾

他们的左耳 #1 Pairs吉他手F 的本周分享

每周我们都会邀请到一个国内外乐队的成员,来给无解和读者分享他/她/它最近印象深刻的5首歌曲,也会随便说些他们自己的想法。第第一期,我们邀请到上海今年出镜率极高的一只乐队Pairs的吉他手F,来看看她本周听了些什么歌曲。

他们的左耳

假期来临,10天后再见

很抱歉,因为假期的缘故,我们的无解网可能会停上那么10天的样子。其实我们有很多内容还没有来得及和大家分享,比如我们很久没有更新余雷的无限知音了,比如我们还有很多Alexei的日记积压着,比如本月MAP的下集会在假期以后奉上。我们致以最不真诚的歉意。谢谢你们的关注。 最重要的是,假期里无解网会北上去到北京,我们将以游客的身份参加摩登天空音乐节,并在D22见到久未露面的Snapline,或许还有贝格的神秘派对。谁知道呢?总之,希望假期回来以后,我们有更多的精彩内容奉献给你。摩登天空音乐节详情:http://www.douban.com/event/12414454/ 最后,我们不知道何时才会更新“李志和虾米不得不说的故事”后续,不管怎么样,你可以看这里:http://www.douban.com/note/92583592/ 可以预见这个宣言里的出现名字会越来越多,等多到像秋天的落叶一样遍地的时候,秋天也就过去了。

[艺人采访]所有秘密都诞生于那个时代:Snapline

Snapline新专辑

大概是10月中的时候,Snapline在豆瓣上传了新专辑的所有新歌的Demo版本,并且更新了一篇类似声明的日记。于是,我们和乐队的李青取得联系,有关新专辑等,对乐队进行了一次邮件采访。(以下采访乐队部分由李维思回答,兵马司部分由李青回答)

关于新专辑,我听说兵马司内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部分人对其后期制作很认可,觉得非常优秀,但是乐队不这么觉得,所以决定自己出版一张。事实是这样么?

基本上是的。对于我们和公司来说,那些作品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我们都很满意,主要的矛盾在于对后期的看法。乐队觉得比较差了,审美完全不一样,所以一定要自己出一版。

你们现在放在豆瓣上的那些乐队满意的新歌,相比制作人Martin Atkins的成品,究竟有什么不同?

首先歌曲结构已经被制作人做了太多改动。我们大部分歌的结构都是一段,A。但制作人做完,它们已经变成了A-B-C-B-C-A。。。这是一。二就是整个声场和音色,都不是我们喜欢的。对于一首歌来说,它的全部基本上不就是这两样么?所以那些歌做完已经不是我们的歌了。。。我们怎么会写这样的歌呢。。。

国内采访